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
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 学生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 正文

沟通魔法指南:打破误解,拥抱理解

作者:时间:2025-05-19点击数:


2024级电气专业召开心理健康主题班会


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,大家是不是常有这样的困扰:满心想法,一张嘴却词不达意:认真倾听,换来的却是对方的敷衍回应;明明一番好心,却因三言两语引发矛盾冲突。其实,这些都源于沟通出了问题。2025年5月11日,以“沟通魔法指南:打破误解,拥抱理解”为主题的心理班会成功开展,这次班会分为两个专场。一个专场是由电气实验2401班心理委员余圣洁主持,另一场是由电气2403班心理委员牛欣雨和电气2404班心理委员周锴共同主持。

第一个专场班会中,心理委员余圣洁把班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,小组成员用“爱好+情绪词+名字”自我介绍,后面的同学复述并补充;写下沟通困扰,用“四步法”讨论解决;分析冲突根源、情绪和需求,对比线上线下沟通差异。完成活动后,余圣洁同学向大家分享沟通技巧在家庭和学校工作中的应用。沟通,远不止说话那么简单,它是信息传递与接收的过程,语言、文字、肢体动作和表情都是沟通的“小助手”。有效的沟通,不仅能表达精准的信息,还能搭建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桥梁,帮助我们解决难题、改变他人想法。想象一下,和家人相处时,因为沟通顺畅,家庭氛围其乐融融;工作中,凭借高效沟通,团队协作紧密,效率大幅提高。这就是沟通的魅力所在,在生活各个角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,提升我们生活与工作质量。

在第二个专场班会中,班会首先由心理委员牛欣雨介绍了常见的沟通误区及其原因。在沟通这条路上,常常“暗藏玄机”。信息发送不清晰是个常见的“绊脚石”,含糊表达、用词错误,让对方一头雾水。倾听不足也让人很头疼,大家急于表达自己,却忽略了对方的心声;情绪干扰也来“捣乱”,冲动之下的言语行为,只会让沟通陷入僵局;文化差异同样不容小觑,不同文化背景下,沟通习惯大不相同,稍不注意就引发误解。追根溯源,缺乏沟通技巧、性格情绪管理欠佳、不了解他人需求,还有文化与社会环境的影响等都是产生沟通误区的原因。随后,牛欣雨同学分享了有效沟通的技巧与策略,介绍了沟通“小妙招”:表达时,先理清思路,明确想法需求,用简单直白的语言,注意语调和语速,让表达更有说服力;倾听时,放下自己的想法,专注于对方,通过反馈确认理解,不随意打断;情绪上头时,先深呼吸冷静下来,识别并控制情绪,保持理性;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,提前了解他们的沟通习惯,尊重差异,灵活调整策。她和同学们说:“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桥梁,是人与人之间连接的纽带。”

在理论讲解之后,心理委员周锴带领全班同学开展了“名字串串烧”的心理活动。通过这个活动,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,也进一步体会到了有效沟通的重要性。班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。

这场心理班会意义重大,它为同学们呈上了一套实用的沟通技巧“宝典”,助力大家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得心应手。大家相互倾听、分享,不仅加深了彼此的理解与信任,团队协作意识也得到了显著提升。沟通是一门艺术,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打磨。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,同学们能把此次班会所学灵活运用,以更加积极、乐观的心态直面各种人际关系挑战,携手并肩,共同奔赴成长之路。

 

 

版权所有 © 2007-2020 武汉晴川学院 鄂ICP备10004916号